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等部门特殊教育提升计划,我校每年每期都安排教师送教上门。作为送教的老师,我们决定用我们的爱心来抚慰特殊孩童的心灵,给予她们无私的爱。从学校到特殊儿童家的路上留下了我们艰辛的汗水。无论是暴风骤雨,还是烈日当空,我们都会如期而至。因为我们看到了家长期待的眼神,看到了学生欢乐的笑脸,点滴的进步。每月能陪孩子们一次,成了我们桃特教师必不可少的功课。
送教对象之一---卢翔。卢翔一位脑瘫儿,智力相对低下,肢体不协调,生活自理能力不强。但孩子学习起来很认真,现在不管哪天我们去他都会早早地等着我们的到来,然后亲热地叫你一声,每每听到孩子亲切地打招呼,我们感到由衷的欣慰。还记得一开始去他家的情景,只见他拉着他奶奶的衣角,怯怯地站在奶奶身后,像是看到了外星人,两只眼睛死死地盯着天外来客,生怕我们前去捉他。奶奶要他叫我们,不是看到他的嘴型你绝对听不到任何声音。通过我们两年来的努力,现在的卢翔活泼起来了,变成了大人心里想要的样子,在家里还可以时不时帮助奶奶带带妹妹。每次去他家,奶奶都会的表扬他。感激国家的阳光政策,感谢老师的无私奉献。看到了卢翔的进步,家长老师无比幸福。
送教对象之二---张健。张健这个孩子咋一看上去,啥毛病你也看不出。孩子高大,五官端正,长相可爱,四肢灵活。不和他亲密接触,你绝对不知道他会是一位智障儿童。张健最大的特点是:不管什么事,什么字,只要你不正确指导,他几乎一无所知。记得刚刚接触张健的时候,我老公也跟着我去过,他一见着孩子,悄悄问我,这孩子又长得好,四肢又没毛病,他怎么会是你们的送教对象?但听了我跟张健上课后,他的疑问也随之解开了。他知道了张健从不主动跟人说话,当老师问他问题的时候,他一定不会去理会,从来都是百口不开。但经过我们两年多的努力,张健脱胎换骨了。每次上课他都会认真听课,并且能积极主动的和我们互动。每月看到我们去了都会主动打招呼。看到了张健的转变,家长笑了,老师笑了,孩子也越来越乐观开朗了。
送教对象之三---覃双文。覃双文是一个程度较深的脑瘫儿,语言,肢体多重残疾。对于双文个人我并不想说太多,在这里就简单的说说他家里的情况,根据上面给我的地址,4月30日那天,阴雨绵绵,我和周老师驱车来到他家。眼前见到的情景跟天气不磨而合。从双文爷爷的口中我们大致知道了双文家里的情况。家里有这样一个孩子不说,双文的年轻的爸爸在一年前不幸患上尿毒症,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从此断了,给爸爸治病让家里从此揭不开锅,并欠下了巨额外债。家里能借的亲戚都借了,也没能让爸爸换上肾。从此爸爸便走上了漫漫的透析之路,一直到现在爸爸每周都得去常德透析两次。看着他年迈的爷爷奶奶,看着他被病魔折磨得不像人样的爸爸,我真想变成悟空,让他们一家走出困境,让病魔从此离开他的爸爸。不一会儿,从里屋又走出来一个男孩,我很意外,怎么还有一个孩子吗?双文爷爷告诉我,这是双文的弟弟,在本地读六年级,万幸智力很正常(这也许是他们家唯一的希望。这也总算给了我们心里一点点安慰)但紧接着听爷爷告诉我,就在前不久,弟弟也因为一场感冒竟然患上了严重的哮喘,从此也落下了病根,真是祸不单行。我接着问,那双文妈妈呢?只见爷爷眼里噙着泪花,哽咽地说:自从生下了弟弟,他的四川籍妈妈便从此杳无音信。哎,风雨摇曳的家,可怜的老人。真希望老天睁眼看看他的家,眷顾一下可伶的爷爷奶奶和什么都不懂的双文。双文爸爸不能走,还他一个健康的身体吧!愿老天保佑!
我们本着"一个都不能放弃"的教育理念,进行特殊教育送教上门工作。我们根据孩子的不同情况,利用自己学科教学的优势,进行扎实有效的送教上门工作。希望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,早日让这些孩子快乐起来,奔向美好的明天。
编辑:罗挥宇
审核:谭一胜
分享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