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校年鉴

作者:佚名   来源:  发布时间:2010-10-15   浏览次数:4160  【字体:    [关闭] 上一篇  下一篇

桃源特校年鉴

概况常德市桃源特殊教育学校,位于桃源县青林乡,承担常德市沅水流域五县(区)听力和语言残疾、智力残疾儿童的义务教育及康复任务。学校占地面积14亩,于1996年破土开建,于19979月建成招生,初始规模为2个聋哑班22名学生。20023月,桃源特教学校“天籁之声”聋儿语训班开始招收0~6岁有残余听力的聋儿进行语言康复训练。20039月,“常德市聋儿语言康复训练中心”正式挂牌成立。20069月,学校设置培部,开始招收智力残疾学生进行康复训练。现在发展到聋教、语训、培智三个部门9个教学班,近百名在籍学生,在岗教师23名。

【教育康复】学校一直坚持素质教育方向,根据听力和语言残疾、智力残疾儿童的身体及心理特点,对他们进行全面的知识和能力教育,补偿缺陷,努力把他们培养成自食其力的合格的社会公民。其中聋教部依据听力残疾儿童特点,使用普校教材,全面促进学生素质发展;培智部依据智力缺陷儿童特点,探索使用(开发)教材、教程安排的方法,实践“生活化”教育理念,重点落实在学生纪律习惯和生活自立能力的养成和培养上;语训部依据3-6岁听力缺陷幼儿特点,科学使用(开发)教材、合理安排教程,树立学生言语信心,提高学生发音清晰度和语言交际能力。在全体教职员工的辛勤奉献下,学校学生思想、文化、身体、语言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每年得到持续均衡的发展,先后有200多名学生升学或就业,30多名康复生进入普通学校。学校坚持 “教研兴校”的理念,努力为教师搭建专业发展阶梯,满足教师发展需求。通过各种活动,锻造出一支思想纯洁、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,近5年来先后有80多篇(个)论文、课件、公开课获得省级以上奖励。值得一提的是,去年学校选送的由张燕老师执教的录像课《菏叶圆圆》经中央电教馆评选,荣获国家一等奖。

【领导关怀、社会关爱】学校成立以来,得到了上级领导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与关怀。每年的助残日,县委、县政府和教育局的领导都会到我校来看望并慰问全体师生。20052月,上海市广东商会会长朱惠成先生携夫人孙俪女士为学校捐献10万元爱心款。200510月,省、市、县残联的领导到我校检查聋儿康复工作;20064月,省人民政府督导室副主任石灯明等领导到我校指导工作;20073月,县委书记魏立刚、县长郑弟祥等领导到我校召开现场办公会议;20075月,市政府副市长张元英等领导到我校召开现场办公会议;20084月,市委书记武吉海等领导到我校调研;20087月,万成贞市长到我校视察工作。2009531,副市长万成贞、市政协副主席傅绍平等领导到我校和孩子们共度“六一”儿童节。

【十年校庆】2007年,学校成立10周年。518,学校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主办了声势浩大的10周年校庆活动,收到了党政机关、事业单位和商家个人的捐款80余万元。学校得到了大量的捐助,从学生的学习、日常用品,到学校用的电器,从现金捐款到政策扶持,无一不都体现了社会各界对特殊教育,对残疾儿童不尽的关怀。

  【任重道远本着“教育好一个残疾儿童,就是解救一个家庭”的思想,学校认为今后的工作任重道远。下一步,学校计划:一是扩大培智教育规模;二是开展职业技术教育。总之,在党的十七大“要关心特殊教育”精神号召下,在市委市政府提出“教育强市”目标的指引下,学校一定能克服困难,继续为我市社会和谐、教育公平作出更大的贡献!

分享到: